什么是银行性格测试
银行性格测试是银行招聘流程中的重要环节,通过标准化的心理测评工具,评估应聘者的性格特质、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,判断其是否适合银行岗位的工作要求。据统计,超过85%的银行在招聘中都会使用性格测试作为筛选工具。
为什么银行重视性格测试?
- 预测工作表现:性格特质与工作绩效存在显著相关性
- 降低离职率:匹配度高的员工更愿意长期留在银行
- 团队协作:确保新员工能够融入现有团队文化
- 风险控制:识别可能存在道德风险的行为倾向
常见的银行性格测试类型
1. MBTI性格测试
MBTI(迈尔斯-布里格斯类型指标)是最常用的性格测试工具之一,将人的性格分为16种类型。银行通常偏好某些特定类型的候选人。
2. DISC行为风格测试
DISC测试评估人的行为风格,分为支配型(D)、影响型(I)、稳健型(S)和谨慎型(C)。银行岗位通常需要高C(谨慎)和中等S(稳健)的特质。
3. 大五人格测试
大五人格测试评估五个维度:开放性、尽责性、外向性、宜人性和神经质。银行特别看重尽责性(Conscientiousness)这一维度。
4. 情景判断测试
通过模拟银行工作场景,测试应聘者在面对客户投诉、风险控制、合规要求等情境下的决策能力。
银行性格测试刷人原则
原则一:极端性格直接淘汰
银行会立即淘汰性格测试结果过于极端的候选人。例如:
- 过于外向冲动(缺乏稳重)
- 过于内向孤僻(缺乏沟通能力)
- 完美主义倾向过强(效率低下)
- 责任心过弱(风险隐患)
原则二:与岗位不匹配的特质
不同银行岗位对性格特质有不同要求,不匹配的候选人会被淘汰:
- 柜员岗:需要耐心细致、服务意识强,淘汰急躁、缺乏耐心的候选人
- 客户经理:需要外向、抗压能力强,淘汰内向、情绪不稳定的候选人
- 风控岗:需要谨慎、原则性强,淘汰冒险、随意的候选人
- 管理岗:需要领导力、决策力,淘汰优柔寡断的候选人
原则三:答题模式异常
系统会检测答题模式,以下情况会被判定为异常:
- 答题速度过快(可能未认真阅读)
- 所有题目都选择中间选项(避免型答题)
- 答案呈现明显规律(如全选A)
- 前后答案矛盾(不一致性)
银行最警惕的"危险信号"
- 缺乏诚信意识(如在诚信测试中得分过低)
- 抗压能力差(无法应对高强度工作)
- 团队协作意识弱(个人主义倾向)
- 规则意识淡薄(合规风险高)
- 情绪管理能力差(影响服务质量)
如何通过银行性格测试
1. 了解目标银行的文化
不同银行有不同的企业文化,国有大行更看重稳重、合规;股份制银行更看重创新、效率;外资银行更看重专业、国际化。提前了解并调整答题策略。
2. 展现适度的特质
避免选择极端选项,展现"适度"的性格特质。例如:
- 责任心:选择"较强"而非"极强"
- 外向性:根据岗位选择"中等偏上"或"中等"
- 创新性:选择"有一定创新意识"而非"非常创新"
3. 保持答题一致性
测试中常有重复或相似的问题,确保答案保持一致。建议在答题前快速浏览所有题目,对类似问题做好标记。
4. 真实但有策略
不要完全伪装,但可以有策略地展现优势。例如,如果实际性格偏内向,可以强调"虽然不太主动社交,但能够很好地完成客户服务工作"。
5. 时间管理
合理安排答题时间,既不要过于仓促,也不要过度拖延。一般每道题控制在15-30秒为宜。
常见问题解答
Q1: 性格测试没通过还能重新申请吗?
A: 大多数银行会在系统中记录性格测试结果,通常需要等待6个月到1年才能重新申请。建议在此期间针对性地提升相关能力。
Q2: 可以提前练习性格测试吗?
A: 可以。通过了解常见的性格测试题型和银行的偏好,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。但要注意保持真实性,不要完全照搬标准答案。
Q3: 性格测试结果会告知候选人吗?
A: 通常不会。银行只会告知是否通过,不会提供详细的测试结果和评分标准。
Q4: 不同银行的性格测试差异大吗?
A: 有差异但核心标准相似。国有银行更看重稳重、合规;股份制银行更看重创新、效率;外资银行更看重专业、国际化。建议根据目标银行调整策略。
Q5: 性格测试和面试表现冲突怎么办?
A: 保持一致性很重要。如果性格测试展现的是稳重型,面试时就不要表现得过于跳脱。银行会综合评估所有环节的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