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允出身官宦世家,父親董和為劉璋屬下。劉備入蜀後,董允因其父名望和自身才學,被任命為太子舍人,後升為太子中庶子,負責輔佐太子劉禪。
劉禪即位後,董允被任命為黃門侍郎。諸葛亮北伐期間,董允在朝中輔政,以正直敢言著稱,多次規勸後主,防止其沉迷享樂。
董允擔任侍中守尚書令,掌管宮中事務。他嚴格管理宮中人事,限制宦官權力,維護朝政清明,被譽為「蜀漢之棟樑」。
出生於南郡枝江,父親為蜀漢名臣董和
劉禪即位,任黃門侍郎,開始輔政生涯
諸葛亮去世後,與蔣琬、費禕共同輔政
接替費禕擔任大將軍錄尚書事,成為蜀漢最高官員
病逝,追贈鎮軍將軍,諡號「忠侯」
在光榮特庫摩的《三國志》系列中,董允通常被設定為高政治、高忠誠的文官。其特長多為內政管理,是蜀漢後期的重要輔政角色。
在桌遊《三國殺》中,董允的技能體現了他正直敢言的特點,能夠限制其他玩家的行動,體現了他在歷史上規勸後主的作用。
在各類三國手遊中,董允多以文官形象出現,穿著儒雅的官服,手持文書或玉笏,展現其作為蜀漢重臣的威嚴與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