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Dukes分期?
Dukes分期是一种用于评估结直肠癌(colorectal cancer)局部进展程度的经典临床病理分期系统。该系统由英国病理学家Cuthbert Dukes于1932年首次提出,主要用于判断肿瘤是否局限于肠壁、是否侵犯邻近组织或已发生淋巴结转移。
Dukes分期的分类标准
原始Dukes分期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- Dukes A期:肿瘤局限于肠壁内,未穿透肌层,无淋巴结转移。
- Dukes B期:肿瘤已穿透肠壁肌层,侵犯至浆膜下或周围组织,但无淋巴结转移。
- Dukes C期:无论肿瘤浸润深度如何,只要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,即归为C期。
- Dukes D期(后期补充):出现远处转移(如肝、肺等),属于晚期。
临床意义与局限性
Dukes分期在历史上对结直肠癌的预后评估和治疗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。然而,随着医学发展,其分类较为粗略,目前已逐渐被更精细的TNM分期系统(由UICC/AJCC制定)所取代。
尽管如此,Dukes分期因其简洁直观,在部分临床场景和文献中仍有使用,尤其在回顾性研究或资源有限地区。
总结
Dukes分期是结直肠癌早期分期的重要里程碑,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生存率。了解Dukes分期有助于理解癌症发展的基本逻辑,并为后续接受更精确的TNM分期打下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