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率 45:王粲缺乏军事指挥才能,不适合担任前线指挥官。建议将其安排在后方或担任次要军事职务。
武力 25:典型的文人属性,几乎不具备单挑能力,应避免参与任何形式的战斗。
智力 92:王粲的核心优势,接近满值的智力使其成为优秀的谋士和学者。适合担任军师、学者等职务。
政治 78:良好的政治能力,可以胜任太守、内政官等职位,对城市发展和政策制定有积极作用。
魅力 85:较高的魅力值有助于提升城市治安和民心,同时也能提高外交成功率。
建安七子之一 · 文学巨匠 · 曹魏名士
字仲宣 · 建安七子
王粲(177年-217年),字仲宣,山阳郡高平县(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)人。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,"建安七子"之一,与曹植并称"曹王"。在三国志14中,王粲是一位典型的文官型武将,拥有极高的智力值,擅长内政和谋略。
作为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,王粲的《登楼赋》和《七哀诗》等作品流传千古。在游戏中,他虽然军事能力较弱,但在文化建设和内政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,是培养文化势力的核心人物。
统率 45:王粲缺乏军事指挥才能,不适合担任前线指挥官。建议将其安排在后方或担任次要军事职务。
武力 25:典型的文人属性,几乎不具备单挑能力,应避免参与任何形式的战斗。
智力 92:王粲的核心优势,接近满值的智力使其成为优秀的谋士和学者。适合担任军师、学者等职务。
政治 78:良好的政治能力,可以胜任太守、内政官等职位,对城市发展和政策制定有积极作用。
魅力 85:较高的魅力值有助于提升城市治安和民心,同时也能提高外交成功率。
提升所在城市的文化值,加快研究速度,增加人才吸引力。
定期提升君主和周边武将的忠诚度,降低叛乱概率。
提高外交交涉成功率,降低外交成本。
提升科技研究速度,增加新技术的获得概率。
王粲出身名门,其曾祖父王龚、祖父王畅都曾位列三公。少年时期的王粲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,受到名士蔡邕的赏识。初平元年(190年),王粲前往荆州避难,投奔刘表,但未受重用。
建安十三年(208年),曹操大军南下,王粲劝说刘琮投降,随后归附曹操。曹操对王粲的才华极为欣赏,任命他为丞相掾,赐爵关内侯。此后,王粲跟随曹操南征北战,参与了许多重要决策。
建安二十二年(217年),王粲随曹操征讨孙权,在返回途中病逝,年仅41岁。他的离世让曹丕深感悲痛,亲自为其作《王仲宣诔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