牵招
字:子经
幽州右北平郡人
武将简介
牵招(?-231年),字子经,安平观津(今河北武邑县)人,三国时期曹魏名将。早年跟随刘备,后投奔曹操,成为曹魏镇守北方边境的重要将领。
在《三国志14》中,牵招是一名优秀的防御型武将,特别擅长守城和边境防御。他的属性均衡,统率和政治能力突出,是镇守边疆的理想人选。
属性详解
基础属性分析
统率78:牵招的统率能力相当不错,特别是在防御战中能够发挥出色表现。这个数值让他能够指挥中等规模的军队,在守城时获得额外的防御加成。
武力72:虽然不是顶级猛将,但牵招的武力值足以应对大部分战斗。在个人单挑和冲锋陷阵方面表现中等,更适合作为指挥官而非先锋。
智力66:智力值中等偏上,能够使用一些基础计策,但不是计谋型武将。在防守时能够识破敌军的一些简单计谋。
政治74:政治能力优秀,在内政建设和人才管理方面有一定建树。担任太守时能够提升地区的稳定性和发展速度。
成长潜力
牵招的成长性良好,通过战斗和内政经验积累,各项属性都有提升空间。特别是在统率和政治方面,后期可以成长为85+的优秀将领。
特技与战法
效果:使范围内友军防御力大幅提升,持续2回合。同时降低敌军的补给效率。
效果:自身防御力提升40%,但移动速度降低。每回合恢复少量兵力,持续3回合。
特技搭配建议
牵招的"镇北"特技在北方边境具有巨大优势,建议将他安排在幽州、并州等北方地区。配合其他具有防御加成的武将,可以构建起坚固的防线。
历史背景
牵招出生于安平观津,早年与刘备同乡,曾跟随刘备四处奔波。后来在荆州时,因与刘备产生分歧,转而投奔曹操。
在曹操麾下,牵招主要负责北方边境的防御工作。他多次击退鲜卑、乌桓等游牧民族的侵扰,为曹魏政权的北方边境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牵招为人正直,治军严明,深得士兵爱戴。他在任雁门太守期间,积极发展农业,安抚百姓,使得边境地区长期保持稳定。太和五年(231年),牵招病逝于任上。
历史评价
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评价牵招:"招在边郡,威信著于殊俗,为边将之良也。"这充分说明了牵招作为边将的卓越才能。
使用策略
最佳定位
1. 边境太守:将牵招安排在北方边境城市,充分发挥其"镇北"特技的优势。
2. 守城指挥:在防守战中担任守城主将,利用其防御加成效果。
3. 后备军团长:作为预备队指挥官,在关键时刻支援前线。
配将建议
• 满宠:擅长守城,与牵招组成双保险
• 曹仁:顶级防御将,可以带领牵招进行防守作战
战术运用
在使用牵招时,应该采取防守反击的策略。先利用其防御能力消耗敌军,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发动反击。不要轻易让牵招单独率领大军深入敌境,他的优势在于防守而非进攻。
小贴士
• 牵招在冬季作战时有额外加成,可以利用季节优势
• 建议配备防御型装备,进一步提升守城能力
• 升级"坚壁清野"战法可以大幅提升团队防御效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