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

蒋琬(?—246年),字公琰,零陵湘乡(今湖南湘乡)人。三国时期蜀汉重要政治家,官至大将军、录尚书事,是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。蒋琬为人正直,处事公允,深得诸葛亮器重,被誉为"社稷之器"。

原文翻译

原文

蒋琬字公琰,零陵湘乡人也。弱冠与外弟刘敏俱知名。琬以州书佐随刘备入蜀,除广都长。刘备尝因游观,奄至广都,见琬众事不理,时又沉醉,备大怒,将加罪戮。诸葛亮请曰:"蒋琬,社稷之器,非百里之才也。其为政以安民为本,不以修饰为先,愿主公重加察之。"备雅敬亮,乃不加罪,仓卒但免官而已。

译文

蒋琬,字公琰,是零陵郡湘乡县人。二十岁时就和表弟刘敏一同出名。蒋琬以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地,被任命为广都县长。刘备曾经因为游览,突然来到广都,看到蒋琬对各种事务都不加处理,当时又喝醉了酒,刘备非常愤怒,准备将他处死。诸葛亮请求说:"蒋琬是国家的栋梁之才,不是治理百里小县的人才。他处理政务以安抚百姓为根本,不把表面修饰放在首位,希望主公重新考察他。"刘备一向敬重诸葛亮,于是没有给蒋琬定罪,只是仓促地免去了他的官职。

原文

后稍迁至尚书郎。诸葛亮驻汉中,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。亮卒,琬为尚书令,俄而加行都护,假节,领益州刺史,迁大将军,录尚书事。琬性亮直,推诚心以待物,不尚虚饰。每议事,辄尽其情,虽不合意,亦终不改。是以群臣服其公,而主上信其忠。

译文

后来逐渐升迁到尚书郎。诸葛亮驻守汉中时,蒋琬和长史张裔共同管理留守府的事务。诸葛亮去世后,蒋琬担任尚书令,不久又加任行都护,持节,兼任益州刺史,升任大将军,录尚书事。蒋琬性格开朗正直,用诚心对待他人,不崇尚虚假的修饰。每次商议事情,总是完全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,即使不符合别人的心意,也始终不改变。因此群臣都佩服他的公正,而君主也信任他的忠诚。

政绩分析

1. 政治才能:蒋琬继承了诸葛亮的治国理念,注重内政建设,使蜀汉在诸葛亮去世后保持了政治稳定。

2. 军事策略:他主张从汉中撤军,坚守险要,以逸待劳,体现了务实谨慎的军事思想。

3. 用人艺术:蒋琬善于识人用人,推荐费祎、董允等人,为蜀汉培养了后续人才。

4. 个人品德:为人正直,处事公允,不徇私情,深受同僚和百姓爱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