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生平
早年经历
董昭(156年-236年),字公仁,济阴定陶(今山东定陶)人。年轻时以才学闻名,曾被举为孝廉,担任瘿陶长、柏人令等职。董昭为人正直,有政治远见,在乱世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。
投奔曹操
初平三年(192年),董昭受袁绍之命出使长安,途中被张杨扣留。后经曹操营救,董昭深感曹操雄才大略,遂决定投奔。他向曹操提出了"奉天子以令不臣"的战略建议,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政治基础。
辅佐曹魏
董昭在曹魏政权中历任要职,先后担任河南尹、冀州牧、司徒等职。他参与制定了许多重要政策,包括屯田制、九品中正制等,为曹魏政权的稳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主要功绩
政治谋略
提出"奉天子以令不臣"的方针,为曹操取得政治主动权
制度建设
参与制定九品中正制,完善人才选拔体系
军事建议
多次献策,协助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等重大胜利
外交才能
成功调解各方势力,维护曹魏政权的稳定
经济政策
推行屯田制,解决军粮供应问题
辅佐新君
在曹丕称帝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,维护政权平稳过渡
历史时间线
156年
董昭出生于济阴定陶
192年
投奔曹操,提出重要政治建议
196年
协助曹操迎汉献帝至许都
200年
参与官渡之战,献策破袁绍
220年
协助曹丕称帝,建立魏国
236年
董昭去世,享年81岁
历史图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