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绩传
三国时期东吴名臣 · 孝廉典范 · 易学大家
陆
陆绩 公纪
智力
92
政治
78
品德
95
陆绩(188年-219年),字公纪,吴郡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东汉末年官员,官至郁林太守,以孝著称,精通《易经》。
原文典籍
陆绩,字公纪,吴郡吴人也。父康,汉末为庐江太守。绩年六岁,于九江见袁术。术出橘,绩怀三枚,去,拜辞堕地。术谓曰:"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?"绩跪答曰:"欲归遗母。"术大奇之。孙策在吴,张昭、张纮、秦松、陈端等皆与绩友善。后策死,孙权统事,辟为奏曹掾,转为郁林太守,加偏将军。在郡,著《易经注》、《太玄经注》,皆行于世。年三十二卒。
绩容貌雄壮,博学多识,星历算数,无不该览。著述不倦,每有所作,必示其友。与虞翻、是仪、胡综等,俱以儒学称。孙权尝问:"天下谁可读《易》者?"对曰:"北海郑玄,东吴陆绩。"权大悦。绩在官,清正廉洁,不治产业,妻子常饥寒。及卒,家无余财,有书数百卷而已。
历史故事
陆绩怀橘
陆绩六岁时,在九江遇见袁术。袁术拿出橘子招待,陆绩偷偷在怀里藏了三个。告别时,橘子掉在地上。袁术问:"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?"陆绩跪答:"欲归遗母。"袁术大为惊奇,称赞其孝心。
易学大家
陆绩精通《易经》,著有《易经注》和《太玄经注》。孙权曾问天下谁可读《易》,陆绩回答:"北海郑玄,东吴陆绩。"孙权大悦,可见其易学造诣之深。
清廉为官
陆绩任郁林太守期间,清正廉洁,不治产业,妻子常饥寒。去世时,家中没有多余财产,只有数百卷书籍。其清廉品格,为后世称颂。
生平时间线
188年
陆绩出生于吴郡吴县,父亲陆康为庐江太守
194年
六岁时在九江见袁术,留下"怀橘遗亲"的佳话
200年
孙策去世后,孙权辟为奏曹掾
210年左右
转任郁林太守,加偏将军
219年
陆绩去世,年仅三十二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