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·吴书
陈寿著 · 现代汉语翻译 · 详细注释
东吴名将
孙权,字仲谋,吴郡富春人。性弘亮,仁而多断,好侠养士,始有声誉。
周瑜,字公瑾,庐江舒人。长壮有姿貌,精音律,与孙策交好。
鲁肃,字子敬,临淮东城人。体貌魁奇,少有壮节,好为奇计。
陆逊,字伯言,吴郡吴人。世江东大族,少孤,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。
吕蒙,字子明,汝南富陂人。少南渡,依姊夫邓当。时当为孙策将。
黄盖,字公覆,零陵泉陵人。姿貌严毅,善于养众,每所征讨,士卒皆争为先。
译文精选
吴主传第一
孙权字仲谋,兄策既定诸郡,时权年十五,以为阳羡长。郡察孝廉,州举茂才,行奉义校尉。汉以策远修职贡,遣使者刘琬加锡命。琬语人曰:"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,然皆禄祚不终,惟中弟孝廉,形貌奇伟,骨体不恒,有大贵之表,年又最寿,尔试识之。"
建安五年,策薨,以事授权,权哭未及息。策长史张昭谓权曰:"孝廉,此宁哭时邪?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,非欲违父,时不得行也。况今奸宄竞逐,豺狼满道,乃欲哀亲戚,顾礼制,是犹开门而揖盗,未可以为仁也。"
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
周瑜字公瑾,庐江舒人也。从祖父景,景子忠,皆为汉太尉。父异,洛阳令。瑜长壮有姿貌。精音律,虽三爵之后,其有阙误,瑜必知之,知之必顾,故时人谣曰:"曲有误,周郎顾。"
瑜与孙策同年,独相友善,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,升堂拜母,有无通共。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,瑜往省之。会策将东渡,到历阳,驰书报瑜,瑜将兵迎策。策大喜曰:"吾得卿,谐也。"
赤壁之战
时刘备为曹公所破,欲引南渡江,与鲁肃遇于当阳,遂共图计,进住夏口,遣诸葛亮诣权,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,共拒中国,遣兵三万,与备俱进。遇于赤壁。
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,初一交战,公军败退,引次江北。瑜等在南岸。瑜部将黄盖曰:"今寇众我寡,难与持久。然观操军船舰,首尾相连,可烧而走也。"
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,实以薪草,灌以膏油,裹以帷幕,上建牙旗,先书报曹公,欺以欲降。又预备走舸,各系大船后,因引次俱前。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,指言盖降。盖放诸船,同时发火。时风盛猛,悉延烧岸上营落。顷之,烟炎张天,人马烧溺死者甚众,军遂败退,还保南郡。
夷陵之战
黄武元年,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,权命逊为大都督、假节,督朱然、潘璋、宋谦、韩当、徐盛、鲜于丹、孙桓等五万人拒之。
备从巫峡、建平连围至夷陵界,立数十屯,以金锦爵赏诱动诸夷,遣将军吴班、冯习为左右督,张南为前部,辅匡、赵融、廖淳、傅肜等各为别督,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,欲以挑战。
逊上疏曰:"臣初嫌之水陆俱进,今反舍船就步,处处结营,察其布置,必无他变。伏愿至尊高枕,不以为念也。"诸将并曰:"攻备当在初,今乃令入五六百里,相衔持经七八月,其诸要害皆以固守,击之必无利矣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