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焉传原文

刘焉字君郎,江夏竟陵人也,汉鲁恭王之后也。焉少任州郡,以宗室拜郎中。去官,游学于京师,后以祝诅事免官。久之,为雒阳令,复以事免。

灵帝时,交阯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,朝议以焉为交阯刺史。焉到官,抚和百姓,甚得民心。会益州刺史郤俭赋敛烦扰,谣言远闻。而并州杀刺史张壹,凉州杀刺史耿鄙,焉欲得避难,乃建议曰:"刺史、太守,货赂为官,割剥百姓,以致离叛。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,镇安方夏。"焉内欲求益州,阴令左右说帝。

帝从焉议,改刺史为州牧,以焉为益州牧。太常黄琬为豫州牧,宗正刘虞为幽州牧,皆以清名为之。焉将入蜀,侍中董扶私谓焉曰:"京师将乱,益州分野有天子气。"焉闻扶言,意更利之。时益州刺史郤俭贪残,民怨沸腾,焉遂到州,斩俭,示其罪。

初,南阳、三辅民数万家避乱入蜀,焉悉收以为兵,名曰"东州兵"。焉性宽,无威略,然东州士卒侵暴百姓,焉不能禁。焉遂造作乘舆车具千余乘,欲称尊号。荆州牧刘表表上焉有似子夏在西河,圣人居焉之语。焉闻之,心恶之。

兴平元年,焉疽发背卒。子璋代立。

白话译文

刘焉字君郎,是江夏竟陵人,汉朝鲁恭王的后代。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任职,因为是皇族宗亲被任命为郎中。后来辞官,到京城游学,又因为诅咒事件被免官。过了很久,担任雒阳县令,又因为某事被免职。

汉灵帝时期,交阯刺史朱符被夷人贼寇杀害,朝廷商议任命刘焉为交阯刺史。刘焉到任后,安抚百姓,很得民心。恰逢益州刺史郤俭赋税繁重,骚扰百姓,民怨传得很远。同时并州刺史张壹被杀,凉州刺史耿鄙被杀,刘焉想要躲避祸乱,于是建议说:"刺史、太守,都是用钱财买官,剥削百姓,导致百姓叛离。应该选择清廉有名望的重臣担任州牧,镇守安抚天下。"刘焉内心想要得到益州,暗中让身边的人劝说皇帝。

皇帝听从了刘焉的建议,将刺史改为州牧,任命刘焉为益州牧。太常黄琬担任豫州牧,宗正刘虞担任幽州牧,都是因为清廉的名望而被任命。刘焉准备进入蜀地时,侍中董扶私下对刘焉说:"京城将要大乱,益州分野有天子气。"刘焉听到董扶的话,心里更加觉得有利。当时益州刺史郤俭贪婪残暴,民怨沸腾,刘焉于是到益州,斩杀了郤俭,公布他的罪状。

起初,南阳、三辅地区有几万户人家为躲避战乱进入蜀地,刘焉将他们全部收编为士兵,称为"东州兵"。刘焉性格宽厚,没有威严和谋略,但是东州士兵侵扰百姓,刘焉无法禁止。刘焉于是制造了一千多辆皇帝专用的车驾,想要称帝。荆州牧刘表上表说刘焉有像子夏在西河时,圣人居住在那里的迹象。刘焉听到这话,心里很厌恶。

兴平元年(194年),刘焉背上的毒疮发作去世。他的儿子刘璋接替了他的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