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概览
史学巨著
《三国志》是西晋陈寿编撰的纪传体国别史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年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年)六十年的历史。
- 全书共65卷
- 分为《魏书》30卷、《蜀书》15卷、《吴书》20卷
- 位列"二十四史"之一
注解经典
《三国志注》是南朝宋裴松之为《三国志》所作的注解,引用了大量史料,极大地丰富了原著内容。
- 引用史料达150余种
- 注文数量超过原文
- 开创了史书注解的新范式
《三国志》详解
陈寿的史学成就
陈寿(233年-297年),字承祚,巴西郡安汉县(今四川南充)人。曾在蜀汉任职,后入晋朝,官至治书侍御史。
《三国志》的特点:
- 文笔简练,叙事严谨
- 以魏为正统,但客观记述蜀吴
- 开创了"一史三书"的体例
- 对人物评价公正,不偏不倚
- 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
《三国志注》详解
裴松之的注解贡献
裴松之(372年-451年),字世期,河东闻喜(今山西闻喜)人。南朝宋著名史学家。
注解特色:
- 补充史事,填补空白
- 辨析异同,考订真伪
- 保存了大量亡佚史料
- 提供了不同视角的历史记录
- 使三国历史更加丰满立体
两者对比
| 对比项 | 《三国志》 | 《三国志注》 |
|---|---|---|
| 作者 | 陈寿(西晋) | 裴松之(南朝宋) |
| 成书时间 | 3世纪末 | 5世纪中叶 |
| 体例 | 纪传体国别史 | 史书注解 |
| 特点 | 简练严谨,正统史观 | 博采众长,补充丰富 |
| 史料来源 | 官方档案、亲历者记述 | 150余种文献 |
| 历史地位 | 二十四史之一 | 史注典范 |
历史价值
史料价值
保存了三国时期最完整、最权威的历史记录
研究价值
为后世研究三国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
文学价值
文笔优美,叙事生动,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
文化价值
塑造了三国文化,影响深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