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子良将之一 · 曹魏名将 · 三国志13强力武将
徐晃(?-227年),字公明,河东杨(今山西洪洞东南)人。三国时期曹魏名将,为曹操麾下"五子良将"之一。 徐晃早年效力于杨奉,后投奔曹操,在曹操麾下屡立战功。他治军严谨,作战勇猛,深得曹操信赖。 在樊城之战中,徐晃率军击败关羽,解樊城之围,被曹操称赞"有周亚夫之风"。
| 兵种 | 适性等级 | 效果说明 |
|---|---|---|
| 骑兵 | B | 普通效果 |
| 步兵 | S | 极强效果,徐晃的专精兵种 |
| 弓兵 | C | 较弱效果 |
| 兵器 | A | 较强效果,适合攻城 |
| 水军 | C | 较弱效果 |
效果:在城池防守时,所有友军防御力+50%,士气恢复速度+100%
发动条件:统率90+,在己方主城被围攻时
持续时间:3回合
冷却时间:10回合
徐晃早年为郡吏,因乱随杨奉征战,后劝杨奉投奔曹操,从此成为曹操麾下重要将领。
在官渡之战中,徐晃奉命烧毁袁绍粮草,立下大功,展现其出色的军事才能。
随曹操征讨汉中,多次击败刘备军,表现出色,被曹操赞为"有周亚夫之风"。
公元219年,关羽围攻樊城,徐晃率军长驱直入,大败关羽,解樊城之围,此战为其军事生涯巅峰。
曹丕称帝后,徐晃被封为右将军,继续镇守边疆,于公元227年病逝,谥号壮侯。
"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。" —— 曹操
徐晃以治军严谨、作战勇猛著称,是曹魏政权的重要支柱。他不仅勇武过人,更难得的是深谙兵法, 每战必先勘察地形,制定周密计划。其"长驱直入"的战术思想,至今仍被军事家所称道。 在《三国志》中,陈寿将其与张辽、乐进、于禁、张郃并列为"五子良将",可见其历史地位之高。
| 战术类型 | 适用场景 | 操作要点 |
|---|---|---|
| 龟甲阵 | 防守城池 | 利用高防御和"不动如山"技能,稳守待援 |
| 中央突破 | 平原野战 | 步兵主攻,骑兵两翼包抄,发挥"长驱直入"效果 |
| 诱敌深入 | 山地作战 | 佯装败退,引敌入伏,再行反击 |
| 车轮战 | 持久战 | 利用"治军严明"保持士气,轮换部队消耗敌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