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
先主传
先主姓刘,讳备,字玄德,涿郡涿县人,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。胜子贞,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,坐酎金失侯,因家焉。先主祖雄,父弘,世仕州郡。雄举孝廉,官至东郡范令。
【译文】先主姓刘,名备,字玄德,是涿郡涿县人,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。刘胜的儿子刘贞,在元狩六年(公元前117年)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,因为献祭宗庙的酎金成色不足而被免去侯爵,于是在涿县安家。先主的祖父叫刘雄,父亲叫刘弘,世代在州郡做官。刘雄被举荐为孝廉,官至东郡范县县令。
卷二
桃园结义
先主不甚乐读书,喜狗马、音乐、美衣服。身长七尺五寸,垂手下膝,顾自见其耳。少语言,善下人,喜怒不形于色。好交结豪侠,年少争附之。中山大商张世平、苏双等赀累千金,贩马周旋于涿郡,见而异之,乃多与之金财。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。
【译文】先主不太喜欢读书,却喜欢骑马射箭、欣赏音乐、穿着华丽的衣服。他身高七尺五寸,手臂下垂时能超过膝盖,回头能看到自己的耳朵。平时话不多,能够善待下属,喜怒不表现在脸上。喜欢结交英雄豪杰,年轻人都争相归附他。中山的大商人张世平、苏双等人拥有千金家产,在涿郡一带贩马,见到先主后认为他非同寻常,于是给了他很多钱财。先主因此得以召集人马。
卷三
三顾茅庐
时先主屯新野。徐庶见先主,先主器之,谓先主曰:"诸葛孔明,卧龙也,将军愿见之乎?"先主曰:"君与俱来。"庶曰:"此人可就见,不可屈致也。将军宜枉驾顾之。"由是先主遂诣亮,凡三往,乃见。
【译文】当时先主驻扎在新野。徐庶去见先主,先主很器重他。徐庶对先主说:"诸葛孔明是卧龙,将军愿意见他吗?"先主说:"你和他一起来吧。"徐庶说:"这个人只能您去拜访,不能让他屈尊前来。将军应该屈驾去见他。"于是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,总共去了三次,才见到他。
卷四
隆中对
亮答曰:"自董卓已来,豪杰并起,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。曹操比于袁绍,则名微而众寡。然操遂能克绍,以弱为强者,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也。今操已拥百万之众,挟天子而令诸侯,此诚不可与争锋。孙权据有江东,已历三世,国险而民附,贤能为之用,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。"
【译文】诸葛亮回答说:"自从董卓作乱以来,豪杰纷纷起兵,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。曹操与袁绍相比,名望小而且兵力少。然而曹操最终能打败袁绍,以弱胜强,不仅仅是时机有利,也是人的谋划得当。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,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,这确实不能与他正面抗衡。孙权占据江东,已经历三代,国家地势险要,百姓归附,贤能之士为他所用,这可以作为盟友而不能图谋。"
卷五
白帝城托孤
章武三年春,先主于永安宫病笃,召亮于成都,属以后事,谓亮曰:"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国,终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。"亮涕泣曰:"臣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贞之节,继之以死!"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:"汝与丞相从事,事之如父。"
【译文】章武三年(223年)春天,先主在永安宫病重,从成都召见诸葛亮,托付后事,对诸葛亮说:"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,必定能够安定国家,最终完成统一大业。如果继承人可以辅佐,你就辅佐他;如果他不成才,你可以自己取而代之。"诸葛亮哭着说:"臣怎敢不竭尽全力,献出忠贞的节操,直到死去!"先主又下诏敕令后主说:"你与丞相一起处理政务,要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他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