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演义
《三国演义》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,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。
- 文学性质:历史演义小说
- 创作时间:14世纪(元末明初)
- 作者:罗贯中
- 篇幅:120回
- 特点:七分实三分虚
- 文学手法:夸张、虚构、艺术加工
三国志
《三国志》是西晋史学家陈寿编撰的纪传体国别史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间的历史。
- 文献性质:正史
- 创作时间:3世纪(西晋)
- 作者:陈寿
- 篇幅:65卷
- 特点:严谨客观
- 史学价值:二十四史之一
历史与演义的千年对决
《三国演义》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,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。
《三国志》是西晋史学家陈寿编撰的纪传体国别史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间的历史。
| 对比项目 | 三国演义 | 三国志 |
|---|---|---|
| 性质 | 文学作品 | 历史记载 |
| 创作目的 | 娱乐教化 | 记录历史 |
| 叙事方式 | 生动形象 | 简洁客观 |
| 人物塑造 | 脸谱化 | 真实复杂 |
| 影响范围 | 大众文化 | 学术研究 |
三国时期结束,西晋统一中国
陈寿开始撰写《三国志》
《三国志》成书,共65卷
罗贯中创作《三国演义》
《三国演义》:奸雄形象,"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"
《三国志》: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统一北方,有治国之才
《三国演义》:神化形象,温酒斩华雄、过五关斩六将
《三国志》:勇猛但骄傲,"刚而自矜",最终败亡
《三国演义》:近乎神明,草船借箭、借东风、空城计
《三国志》:杰出的政治家、外交家,军事才能有限
《三国演义》:心胸狭窄,被诸葛亮"三气周瑜"
《三国志》:气度恢宏,"性度恢廓",实为东吴名将
| 著名事件 | 演义记载 | 史实情况 |
|---|---|---|
| 桃园三结义 | 有详细描写 | 史无记载,虚构 |
| 草船借箭 | 诸葛亮所为 | 孙权事迹,张冠李戴 |
| 空城计 | 诸葛亮吓退司马懿 | 无史料记载 |
| 关羽过五关 | 斩六将 | 路线不符,虚构 |
| 貂蝉 | 美女连环计 | 虚构人物 |
| 借东风 | 诸葛亮祭坛借风 | 自然现象,虚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