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ukes B期是结直肠癌临床分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,属于局部进展但尚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类型。该分期系统由英国病理学家Cuthbert Dukes于1932年提出,至今仍在部分临床场景中使用。
什么是Dukes B期?
Dukes B期指肿瘤已穿透肠壁肌层,侵犯至浆膜下或直接侵入邻近组织,但未累及区域淋巴结,也无远处转移。在现代TNM分期体系中,大致对应T3-T4、N0、M0。
临床特点
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,或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、便血、腹痛等非特异性表现。由于尚未发生淋巴结转移,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,预后相对较好。
治疗方案
标准治疗为根治性手术(如结肠癌根治术或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)。术后是否需要辅助化疗存在争议,通常根据高危因素(如组织分化差、脉管侵犯、梗阻或穿孔等)决定。
预后情况
Dukes B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60%–80%,显著优于C期和D期。定期随访(包括肠镜、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监测)对早期发现复发至关重要。
注意事项
随着TNM分期系统的普及,Dukes分期已逐渐被取代,但在部分医院或文献中仍可见。建议患者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,明确自身病情分期及个体化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