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生平
魏延(?-234年),字文长,义阳(今河南信阳)人。三国时期蜀汉名将,深受刘备器重。
魏延早年以部曲随刘备入蜀,作战勇猛,屡立战功。刘备攻取益州时,魏延因战功卓著被提拔为牙门将军。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刘备自称汉中王,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、汉中太守,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。
诸葛亮北伐期间,魏延多次担任先锋,战功显赫。他曾提出著名的"子午谷奇谋",建议率精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,但未被诸葛亮采纳。诸葛亮死后,魏延因与杨仪争权,被诬谋反,最终被马岱所杀,夷灭三族。
勇冠三军 · 骁勇善战 · 争议英雄
字 文长 · 蜀汉名将 · 镇北将军
魏延(?-234年),字文长,义阳(今河南信阳)人。三国时期蜀汉名将,深受刘备器重。
魏延早年以部曲随刘备入蜀,作战勇猛,屡立战功。刘备攻取益州时,魏延因战功卓著被提拔为牙门将军。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刘备自称汉中王,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、汉中太守,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。
诸葛亮北伐期间,魏延多次担任先锋,战功显赫。他曾提出著名的"子午谷奇谋",建议率精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,但未被诸葛亮采纳。诸葛亮死后,魏延因与杨仪争权,被诬谋反,最终被马岱所杀,夷灭三族。
陈寿《三国志》:"延既善养士卒,勇猛过人,又性矜高,当时皆避下之。"
杨戏《季汉辅臣赞》:"文长刚粗,临难受命,折冲外御,镇保国境。不协不和,忌器争室,招祸取咎,悲哉可悯!"
裴松之注:"魏延以勇略任,预闻政事,然性矜高,人皆惮之。"
魏延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,其军事才能毋庸置疑,但性格缺陷也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。他的"子午谷奇谋"至今仍是历史爱好者热议的话题,体现了其大胆创新的军事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