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向SCI期刊投稿的过程中,查重(重复率检测)是编辑部进行初审的重要环节。许多科研作者在收到查重报告后,发现重复率偏高,经过修改后重新提交,会担心是否需要再次进入外审流程。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一常见问题。
一、SCI论文查重的基本流程
大多数SCI期刊在收到投稿后,会使用如Crossref Similarity Check(iThenticate)等查重系统对稿件进行检测。查重率的阈值因期刊而异,但通常要求全文重复率低于 15%-20%,个别期刊要求更严格。
如果查重率超标,编辑部通常会直接拒稿,或要求作者进行修改并重新提交。
二、修改后是否需要重新外审?
答案是:视情况而定,但通常不需要重新外审。
具体取决于以下几种情况:
- 仅因查重率高被退回修改:如果您的稿件尚未送外审,仅因查重率高被编辑退回修改,那么在您修改并降低重复率后重新提交,一般会由编辑直接审核查重报告,确认合格后即可进入外审流程,无需重新外审。
- 已外审但查重不合格:极少数情况下,稿件可能已送外审,但查重系统同时报警。此时若查重率过高,编辑可能会暂停外审流程,要求作者修改。修改后重新提交,外审专家通常会继续评审,但编辑会特别关注修改部分。
- 修改涉及内容重大变更:如果您为降低重复率而对论文结构、方法或结论进行了较大改动,编辑可能会认为这已影响论文的科学性,从而决定重新送外审以确保质量。
三、如何有效降低查重率?
避免因查重问题延误投稿,建议采取以下措施:
- 使用专业查重工具提前自查
- 对引言、方法等易重复部分进行改写
- 规范引用格式,避免过度引用
- 合理使用同义词替换和句式变换
四、给作者的建议
查重是SCI投稿的第一道门槛。建议作者在投稿前自行进行查重,确保重复率符合目标期刊要求。一旦因查重被退回,应认真修改,并在重新提交时附上查重报告和修改说明,有助于编辑快速审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