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介绍
华佗(约公元145年-208年),字元化,沛国谯县(今安徽亳州)人。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,与董奉、张仲景并称为"建安三神医"。他精通内、外、妇、儿、针灸各科,外科尤为擅长,发明了麻沸散,创制了五禽戏,被誉为"神医"。
原文选录
华佗,字元化,沛国谯人也。一名旉。游学徐土,兼通数经。沛相陈珪举孝廉,太尉黄琬辟,皆不就。晓养性之术,时人以为年且百岁,而貌有壮容。又精方药,其疗疾,合汤不过数种,心解分剂,不复称量,煮熟便饮,语其节度,舍去辄愈。
若病结积在内,针药所不能及,当须刳割者,便饮其麻沸散,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,因破取。病若在肠中,便断肠湔洗,缝腹膏摩,四五日差,不痛,人亦不自寤,一月之间,即平复矣。
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,腹痛不安,佗视脉,曰:"胎已死矣。"使人手摸知所在,在左则男,在右则女。人云"在左",于是为汤下之,果下男形,即愈。
县吏尹世苦四支烦,口中干,不欲闻人声,小便不利。佗曰:"试作热食,得汗则愈;不汗,后三日死。"即作热食而不汗出,佗曰:"藏气已绝于内,当啼泣而绝。"果如佗言。
府吏倪寻、李延共止,俱头痛身热,所苦正同。佗曰:"寻当下之,延当发汗。"或难其异,佗曰:"寻外实,延内实,故治之宜殊。"即各与药,明旦并起。
又有一郡守笃病久,佗以为盛怒则差。乃多受其货而不加功,无何弃去,又留书骂之。太守果大怒,令人追杀佗,不及,因瞋恚,吐黑血数升而愈。
又有疾者,诣佗求疗,佗曰:"君病根深,应当剖破腹。然君寿亦不过十年,病不能相杀也。"病者不堪其苦,必欲除之,佗遂下疗,应时愈,十年竟死。
太祖闻而召佗,佗常在左右。太祖苦头风,每发,心乱目眩,佗针鬲,随手而差。然佗本作士人,以医见业,意常自悔。后太祖亲理,得病笃重,使佗专视。佗曰:"此近难济,恒事攻治,可延岁月。"佗久远家思归,因曰:"当得家书,方欲暂还耳。"到家,辞以妻病,数乞期不反。太祖累书呼,又敕郡县发遣,佗恃能厌食事,犹不上道。太祖大怒,使人往检:若妻信病,赐小豆四十斛,宽假限日;若其虚诈,便收送之。于是传付许狱,考验首服。荀彧请曰:"佗术实工,人命所悬,宜含有之。"太祖曰:"不忧,天下当无此鼠辈耶?"遂考竟佗。佗临死,出一卷书与狱吏,曰:"此可以活人。"吏畏法不受,佗亦不强,索火烧之。
佗死后,太祖头风未除。太祖曰:"佗能愈此。小人养吾病,欲以自重,然吾不杀此子,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。"及后爱子仓舒病困,太祖叹曰:"吾悔杀华佗,令此儿强死也。"
经典医案
【刮骨疗毒】关羽镇守荆州时,曾中流矢,箭毒入骨。华佗为其刮骨去毒,关羽一边饮酒下棋,一边接受治疗,面不改色,传为佳话。
【五禽戏】华佗模仿虎、鹿、熊、猿、鸟五种动物的动作,创制五禽戏,用以强身健体,预防疾病。其弟子吴普依此法锻炼,活到九十多岁仍耳聪目明。
【麻沸散】华佗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剂——麻沸散,比西方使用乙醚麻醉早了一千六百多年,开创了外科手术的新纪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