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中的文字公式如何降重
有效降低文字公式重复率的实用技巧与策略
什么是文字公式?
在学术论文中,“文字公式”通常指用自然语言描述的数学关系或计算方法,例如:“经济增长率等于(本年GDP - 上年GDP)除以上年GDP,再乘以100%”。这类表达在查重系统中容易被识别为重复内容。
为什么文字公式需要降重?
尽管公式本身是客观知识,但大量使用相同表述的文字公式会导致论文重复率偏高。合理降重既能体现作者的独立思考,也能避免学术不端的嫌疑。
文字公式降重的常用方法
- 同义替换:使用近义词或不同表达方式。例如,“计算”可替换为“求解”、“推导”;“等于”可替换为“表示为”、“定义为”。
- 语序调整:改变句子结构。如将“A由B和C决定”改为“B和C共同决定了A”。
- 主动与被动转换:如“我们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”可改为“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”。
- 拆分与合并:将长句拆分为短句,或将多个短句合并为复合句,改变表达节奏。
- 引入解释性语言:在公式前后加入背景说明或意义解释,使表达更个性化。
注意事项
⚠️ 重要提示:降重不能改变公式的数学含义或科学准确性。所有修改必须确保逻辑正确、专业术语规范。
- 避免过度改写导致语义不清或错误。
- 核心术语(如“标准差”、“回归系数”)不宜随意替换。
- 引用他人提出的特定公式时,应明确标注来源。
示例对比
原文:利润率等于利润除以成本,再乘以100%。
降重后:成本利润率的计算方式为(利润 / 成本)× 100%,用于衡量单位成本带来的收益水平。